查看原文
其他

观察力:迈稳学好设计的第一步

炎炎 yanyan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
2024-08-30

★ ★ ★
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50篇文章

你好,我是YanYan,感谢你的关注。

通过之前《根基……》《自然观……》两篇内容,我们知道了风景园林师的根本追求是构建这样一张“蓝图”:在自然和半自然空间中,为每个人创造优美、和谐、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。并且为了画好这张蓝图,我们无需纠结于东西方园林的形式差异,只要根据场地历史、环境肌理、功能需要,对空间进行合理组织就是了,我们真正该认真思考是自己要表达什么
可是吧,这话说起来容易,但问题在于,我要表达什么呢?
面对一处场地,不知道该做些什么,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,这恰恰是我们每个人在进行设计时遭遇的最大难题。
我相信咱们一样,都是普通人,不是天赋型选手,设计能力都是靠后天学习的。可是你有没有留意过,自己在用什么方法学,咱的方法靠谱吗?
如果在网上搜索“如何学好景观设计?”这个问题,你能得到的答案基本上都差不多,无外乎是大量积累案例、素材,多抄绘多模仿。其实我刚上本科时,老师也是这么建议我的。
但随着经历的增加,岁数越大越觉得,这个方法有很大问题!
我们不妨做个类比,请你回想一下,我们小时候是怎么学写作文的?我猜你一定买过“作文选”吧,反正我小时候买过不少,这些书的用途是不是基本上只有一个——老师布置下来作业,到书里翻好词好句,拿来抄或改写。可是从小学到高中,抄了12年,我们作文水平真的提高了吗?
其实“做设计”和“写作文”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,比如都是从无到有的创作;都是给定主题,运用素材编织起故事线;都需要有点新意,打动人。
对比一下,我们现在学设计的方法,和当初学写作文有什么区别呢?如今互联网进步了,有谷德、pinterest、tb、公众号供我们轻松检索,;倒退十年前,每家设计院基本上都会有一面墙、甚至好几墙的案例集,其实就是设计师的“作文选”,它们的作用也基本上只有一个——激发灵感(才不是)
我们面对相似的情境,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,却期待得到不同的结果,这怎么可能学得好设计!
当然,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学习案例、积累素材没有用,只是我们要问清楚why——这些方案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设计,目的是为了回应各自场地中的什么问题?否则,我们就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评价:“你这个方案,放到哪里都一样。”
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积累的案例素材还不够多,需要再查查;也不是将它们拼凑组合得不够好,形式还不够炫酷;而是这处场地最关键的特质你没有捕捉到,更没有针对它做出恰当的设计,只是连了一些路网和节点而已。
换句话说就是,没有读懂场地,我发现这是很多初学者面临的最大困难。如果场地A和场地B在你眼里是一样的,没有分别,找不到差异,那么即便你积累了再多案例和素材,大概率也只会做出套路化的设计。但事实上,这个世界不会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。
那怎么提高*读懂场地*的能力呢?
我认为关键是要先*学会观察*,这是学好设计的第一步。
如果我们直接将这一步跳了过去,在学习设计的最开始,没能建立起良好的观察习惯、掌握观察方法,而是一味地积累套路、练习形式,之后再想提升设计能力是比较困难的。



01

你只是在看,却没有观察

你可能会觉得奇怪,观察谁不会啊?而且我也在观察啊,还做了不少分析,有历史分析、交通分析、人流分析、生态分析、地形分析,难道观察得还不够详细吗?
确实不够,因为这些并不是观察,用福尔摩斯的话说:“你只是在看,却没有观察。”

不信我们来做一个测试,现在给你3秒钟,让你想象一棵树的样子,1、2、3……我猜你头脑中是不是冒出了这样一幅画面——棕色的树干、弯曲的树枝、绿色的叶子。
但请你仔细思考一下,这是真实的树吗?不,这是我们脑海中抽象概括后的树,只要真正去观察就会发现,树哪里是这个样子。
比如,杨树的树干是白色的,上面有深色的菱形的皮孔;白皮松的树干是斑驳的,树皮还可以剥落。树叶不都是绿的,哪怕是绿叶,绿得也不一样,新叶是透着黄色的嫩绿,叶片很薄;一些常绿树的叶是浓绿且光亮的,有皮革的质感;松树就更不用说了,虽然都是针叶,但有的是三针一束,有的是五针一束。
“看”的本质是概括,是在脑海中快速建立起眼前景象的整体印象,它会省略大量细节。如果你开车行驶在上班的路上,你所“看”到的树就是抽象的树,因为你的注意力要时刻关注路况。
而“观察”恰恰是留意细节,捕捉细节之中的微小差异、独特之处。
通常情况下,我们做的很多分析也是在概括,是在套路化地走流程,并没有详细阅读场地。比如地形分析,有了等高线,可以很轻易地在Arcgis中生成高程、坡度、坡向等分析图纸,甚至还能以此来分析场地的汇水情况等等。
可是这些分析并不能告诉我们,站在A这个位置会感到局促还是开阔?哪里视野良好,哪里需要遮蔽?白天随着光照移动,不同地形下的场地会出现怎样的光影变化?
前者那些图纸只是抽象的空间概括,后者才能真正启发我们营造出多样的空间体验,而这些信息只能靠观察得来,套路化的分析只会误导我们——这片场地貌似没啥特别的。
其实大多数成年人是缺乏观察能力的,明显不如小时候,假如让你回忆童年时居住过的街道,你一定能想起很多细节:房屋的颜色、地砖的样式、桑树的高度、炸串的香气、撩起小卖部门帘时的感觉,这些都是你小时候通过观察留下的记忆。但长大后,你可能都未必完整地遛过自己所住的小区。小的时候,我们会格外仔细地关注这个世界;可随着逐渐长大,我们要经常快速地吸收和处理信息,大脑要节省带宽、降低信息负担,所以逻辑概括能力会慢慢超越对细节的观察、感受能力。
观察能力的退化,是成长的必经之路,但是作为设计师的我们,一定要克服大脑的惰性,重新找回童年时的好奇心。
那面对一处场地,我们究竟该如何去观察呢?
说老实话,我肯定做不到在短短的一篇文章里,为你详细梳理清楚做设计前要观察的内容,功力实在有限。更何况场地不同,尺度、类型也不同,需要具体环境,具体对待。
但我觉得有些通用的方法,是可以有效提升我们观察意识的。我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,为你总结出了三个方法,并将它们概括为三个好记的“小工具”,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,它们分别是:
放大镜——不断靠近看细节;
望远镜——拉开距离看整体;
时光机——时间线上看演变。
我们先从“放大镜”说起。




02

放大镜——不断靠近看细节

“放大镜”说的是,我们要将注意力不断靠近,放大场地中的细节,找到能触动你的设计切入点,或者是从细节中发现场地要解决的突出问题。
这一点我们古典园林比较擅长,古人经常能捕捉到一些细微之处,借题名的方式,凸显景色之美。比如在泰山山麓,有一座唐代的古刹“普照寺”,在大雄宝殿东北上方有一株油松,硕长、高大、枝密叶茂、虬枝匝地。景色最美的时刻是在皓月当空之时,月光经由松枝被分割成无数光束,洒向地面,仿佛晨曦时的阳光穿透森林一般,于是古人将此节点命名为“长松筛月”,古人将盘错的枝叶比作筛子在筛漏月光。
欣赏油松遒劲的形态之美,这并不困难;而要留意到松树、地面在皎洁月光下呈现出的独特之景,并将此景用文学的语言提炼、强化,这就需要细心的观察与感受了。
为了进一步突出这一景色,松树旁还特意修建了一座“筛月亭”,并在亭子正面上书对联曰:高举两椽为得月,不安四壁怕遮山”,专门供香客在此驻足观赏。
同样还是对“树”的观察与设计处理,我在张唐的设计项目“杭州九里云松精品酒店”中,也学习到了很多。(张唐景观:张东先生和唐子颖女士于2009年在上海共同创立的上海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)
现在的酒店入口庭院,原本是一处小型停车场。在现场考察的时候,设计师就注意到场地中间有一颗大树,此前为了不影响停车,枝下点被修剪得非常高,站在场地中,目光很容易会聚焦在光秃秃、粗大的树干上,非常扎眼

别忘了,这里可是酒店的入口位置,如果人的视线都被树干吸引了,即便入口建筑、周围配景做得再精致,整体效果也不会好。但是这棵树是被要求保留的,不可以移动,那么如何弱化它带来的消极影响,是入口庭院景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。
张唐采取的方式非常巧妙,首先他将庭院的位置调节,让树的位置刚好处在院角边,随后用一段景墙将树干遮掩住。这样一来,人们进入庭院,面对的就是建筑正立面的玻璃幕墙,不受任何干扰;视线向右侧移动时,树干不仅不突兀,反而像指引的标志,引导人们沿小路进入酒店大堂。而且树冠刚好能盖在庭院的上方,给庭院以树荫,并在幕墙、地面上投下树影,丰富环境的质感。

我们平常在遇到现状树木时,基本上就是围一圈树池、或者补种点灌木、再或者干脆绕开它;很少会像张唐这样,仔细观察分析这棵树给场地带来的影响,并巧妙地将劣势化解为营造出独特场地氛围的机遇。
如果我们不能像张唐那样细心地观察场地、观察这棵树,其实单看平面图和实景照片,几乎什么也学不到。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只积累案例素材的原因,没有观察力做基础,我们能吸收的也只是皮毛。

从平面中能看出什么呢?

想想看,我们景观设计无非是利用水、木、土、石、光这些基本的自然元素,再借助地形来营造空间体验,如果我们缺少细致的观察,感受不到这些要素在形态、色彩、质感上的诸多差异,又怎么可能做出优秀的设计呢?
不过啊,“放大镜”这个工具是有适用边界的,当设计尺度比较小的时候,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捕捉场地特征;可一旦尺度变大,情况变得复杂,为了避免让自己陷入琐碎的细节之中,我们就需要切换另外一个工具——望远镜



03

望远镜——拉开距离看整体

“望远镜”说的是,我们要跳出场地,站在更宏观的角度,观察场地所处的位置、整体环境以及和周围事物间的关系。
用“望远镜”来观察,能够帮助我们打开全新的视角。我自己会经常使用这一方法来思考设计。
比如今年课程设计的题目叫“延庆冬奥赛区·张山营镇区域绿色空间协同发展研究”,名字有点绕哈,翻译一下就是要对绿色空间进行整体规划提升,推动张山营镇在冬奥会赛后实现可持续发展
由于张山营镇的本底资源非常优秀,因此我们小组就希望将镇域内的绿色空间整合起来,以自然体验为核心特色,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游憩体系,以旅游业的提质升级来带动区域后续发展。(分析过程就不说了)
既然要建立生态游憩体系,我们就必须要弄清楚哪里生态价值是比较高的,一来大体量建设不能对这些区域造成破坏,二来这些区域也更适合设计游憩产品。
评估生态价值要考虑的因素很多,其中一个便是生态廊道,我们通过计算得出了廊道的走向和空间范围,并且结合现状条件和其他因素分析,最终划定了一处重点设计区域。

可是这个范围足足有200多公顷,这么大面积,该规划设计点啥呢?全做成公园有啥差别呢?
面对这种尺度的场地,肯定不能一小块一小块地做设计,必须从整体入手。于是我们将视野跳了出来,仔细分析场地和镇域空间的关系,马上就注意到了一条线索。张山营镇的景观风貌类型其实非常多样,呈现出“高峰—浅山—城镇—农田—湿地”的梯度变化,而这片纵向的线性场地,刚好完整包含了它们,视线所及的高差,超过1500m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行走在这片区域,你可以完整领略张山营的自然风光。
没有航拍,只能截一张谷歌地球了
这样一来,我们就从整体上把握住了这片区域的特质,我们将其定位为展现地域景观特征的自然探索廊。
可是光有这一点不够。游客总不能一直看风景吧,既无聊又没吸引力,我们必须给他们创造出足够丰富的体验,最好能带有主题性和故事性。
那这片场地还有什么特点可供挖掘呢?这时我们注意到,场地东西两侧的大片山林,均属于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保护区内保存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大片天然油松林,而“岩松鼠”恰好是生活在油松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动物,同时它的外形又非常可爱,很适合作为主题形象出现
顺着这个思路,我们构思了“岩松鼠历险记”这一故事线,以它的生活场景切入,每个场景都展现它的一个生活侧面,刚好串联起森林、镇区、农田、水畔等多种空间,并基于此展开后续的细化设计。至此,场地的整体定位、吸引点、故事线索、体验内容算是构建完整了。

我们小结一下,在观察分析场地时,如果仅仅聚焦于场地内部的信息,所能找到的设计切入点、被激发出的灵感,其实是非常有限的。而且,如果你也是学生,通常是十几个小组围绕同一片场地做设计,你能想到的,别人同样能想到,那还有什么新意呢?因此这个时候,我们就需要站在整体角度,将观察力再提升一个台阶。
不过,站在整体角度不是说不要细节,像油松林、岩松鼠这些也都是细节,关键是我们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去重新组织这些细节,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,进而提出你对场地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



03

时光机——时间线上看演变

前面咱们说的“放大镜”和“望远镜”,都是在空间维度上的观察;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时间维度,我们可以通过回溯历史、或者预期未来的方式,在这条绵延的时间线上,去发掘场地的特质,我把它称作“时光机”。
限于篇幅,我只能先和你说说“回溯历史”部分,“预期未来”部分你可以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,仔细留意一下。
对历史的解读,我认为北林王向荣院长设计的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,堪称经典。

简单介绍下项目背景,1999-2003年间,西湖疏浚工程的淤泥被输送到了西湖边,一处名叫江洋畈的山谷里,形成了容积约100万m3的淤泥库。

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片淤泥居然开始萌发植物,并随着淤泥含水量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自然演替过程。最早是水生植物,后来开始生长出耐湿的乔灌木,如今这个淤泥库已经形成了柳树成林的谷地沼泽景观,甚至还有一片水面周边长满了芦苇等乡土水生植物,有成群的游鱼。

最关键的是,这些植物与山谷周围的植物完全不同,因为沉积于淤泥中种子原本是西湖一带的,随着淤泥一起被带到了这里。

2008年,杭州政府就想利用这片得天独厚的场地,建设生态公园。不过当地政府和专家们提了个要求——能不能在方案中凸显杭州的历史文化

这个事情就很有意思了,虽说杭州历史底蕴深厚,但也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做文化啊,何况还是一片自然演替的沼泽地,什么基础都没有,这不是逼着设计师生生“造景”吗?

果不其然,大多数竞标方案还真是这么干的。

这些套路你应该不会陌生,基本上是叠山理水,去掉原生的杂乱的植被,将淤泥库转变成大水面,水边砌上山石驳岸,再堆几座假山,然后点缀仿古建筑,题写诗词,来体现杭州曾经的吴越或是南宋的文化特征,就差在大广场上摆个太极八卦,或者塑个岳飞像了。

但王院长的思路不太一样,他不是利用那些可见的符号去拼凑文化,而是回溯历史,去定位这片场地的时间坐标。

只要稍微了解下历史就会发现,西湖在上千年里经历了很多次疏浚,淤泥大多堆积在湖中或者湖的周围,我们今天看到的湖中三岛——小瀛洲、湖心亭、阮公墩,以及苏堤、白堤、杨公堤,都是用淤泥堆出来的,这些“淤泥”记录着西湖的发展演变。

从这个角度来看,江洋畈可不是一处普通的公园,而是西湖千百年演变的一部分,是历史的记录者。

也就是说,这片场地本身就饱含着悠久的文化底蕴,哪里用找,只不过人们没意识到——它可以代表西湖千百年疏浚历史,在当今时代的延续。江洋畈经过多年自然演替,早已形成茂密的柳林沼泽,对于场地特征的保护(包括地貌和植物),不仅是对大自然的尊重,更是对西湖历史演变的尊重,这才是最真实的文化。

如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,要在山谷里强加那些貌似“诗情画意”的亭台山水,岂不是不伦不类。

所以后续设计建造,你肯定能猜到了,真的就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的演替过程,塑造了独特的生态文化景观。

历史文化不是以可见的形式来肤浅地呈现,而是沉淀在了这片山谷的自然之中,随柳林一起生长。

王院长的设计启发我们,如果你实在一筹莫展,从场地中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,那不妨从历史中寻觅灵感。其实类似的案例还蛮多的,只不过要精心识别,积累其精华,排除掉那些符号化的历史。



最后想说:

好啦,以上就是我为你总结的三个观察工具——放大镜、望远镜、和时光机。
今天虽然着重强调观察能力,但并不是说其他能力不重要,如果场地确实是一片白纸,那创造能力显然就特别关键。
不过,观察能力无疑是学好设计的第一步。
因为随着设计学习的深入,可能摸索“专业套路”和“构思形式”的技巧确实进步了,作品也越来越成熟、越来越趋于专业。
但对新鲜事物的感知力,和那种因为天不怕地不怕的原始笨拙,而略显莽撞的精神,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被“谋杀”了呢?我们会不会渐渐沦落为“工具人”呢?
“工具人”的眼睛只会看,但我们要学会观察。
与你共勉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,我是YanYan,我们下次再见喽。


“  管见论之,见仁见智,各取所需  ”

---

低产狡辩声明:由于目前学识有限,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,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、论文,力求让自己的“现学现卖”显得稍微“专业”一些,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。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炎炎and皮蛋趣看展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